Redis的通讯协议可以说大集汇了……消息头标识,消息行还有就行里可能还有个数据块大小描述.首先Redis是以行来划分,每行以rn行结束。每一行都有一个消息头,消息头共分为5种分别如下:
(+) 表示一个正确的状态信息,具体信息是当前行+后面的字符。
(-) 表示一个错误信息,具体信息是当前行-后面的字符。
(*) 表示消息体总共有多少行,不包括当前行,*后面是具体的行数。
($) 表示下一行数据长度,不包括换行符长度rn,$后面则是对应的长度的数据。
(:) 表示返回一个数值,:后面是相应的数字节符。
以上就是Redis协议的基础组成部分,下面来分析几个指令了解一下具体相关指令和返回情况.
SET
C:
1 | SET HENRY HENRYFAN |
以上命令是设置HENRY 的值为HENRYFAN.在Redis的通讯协议上会以空格把命令拆分成三行;得到最终的命令如下:
1 2 3 4 5 6 7 | *3rn $3rn SETrn $5rn HENRYrn $8rn HENRYFANrn |
S:
服务端操作成功
1 | +OKrn |
如果出现错误服务端会返回
1 | -错误信息rn |
GET
C:
1 | GET HENRY |
产生的通讯指令是:
1 2 3 4 5 | *2rn $3rn GETrn $5rn HENRYrn |
S:
如果存在这个Key则返回
1 2 | $8rn HENRYFANrn |
不存在返回
1 | $-1rn |
HKEYS
C:
1 | HKEYS HENRY |
以上命令是获取对应HENRY有多少个field成员
1 2 3 4 5 | *2rn $5rn HKEYSrn $5rn HENRYrn |
S:
如果不存在任何字段信息
1 | *0rn |
如果存在QQ字段信息
1 2 3 | *1rn $2rn QQrn |
HMGET
C:
1 | HMGET HENRY QQ |
以上命令是获取HENRY的QQ信息。
1 2 3 4 5 6 7 | *3rn $5rn HMGETrn $5rn HENRYrn $2rn QQrn |
S:
如果不存在字段值
1 2 | *1rn $-1rn |
存在字段值
1 2 3 | *1rn $8rn 28304340rn |
以上主要列举Redis普遍处理的一些情况,由于指令太多就不一一列举了,如果有需要自己实现Client的朋友可以到Redis官方看相关命令文档。
分享一下新完成的功能
设置用户的UserBase和Contact字段信息
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| UserBase user = new UserBase(); user.Name = "henryfan" ; user.City = "guangzhou" ; user.Counrty = "cn" ; user.Age = 18; Contact contact = new Contact(); contact.EMail = "henryfan@msn.com" ; contact.Phone = "111111" ; contact.QQ = "28304340" ; ProtobufRecord pr = new ProtobufRecord( "henryfan_pb" ); pr.Set<UserBase>(user).Set<Contact>(contact); pr.Save(db); |
获取指定用户的UserBase和Contact字段信息
1 2 3 4 5 6 | ProtobufRecord pr = new ProtobufRecord( "henryfan_pb" ); pr.Load<UserBase, Contact>(db); foreach (Field item in pr.Fields) { Console.WriteLine( "{0}:{1}" , item.Name, item.Value); } |
【Memcache协议分析】
如果你不喜欢 php_memcache.dll 扩展或者服务器器目前不支持这个扩展,那么就可以考虑自己构建,需要构建Memcahe的客户端,要先了解Memcache协议的交互,这样才能开发自己的客户端,我这里就简单的分析以下Memcache的协议。
(更详细的协议内容请在Memcache服务器端的源码的 doc/protocol.txt 文件中,本文基本来源于此)
Memcache既支持TCP协议,也支持UDP协议,不过我们这里是以TCP协议的协议作为主要考虑对象,想了解UDP协议的过程,请参考 doc/protocol.txt 文件。
[ 错误指令]
Memcache的协议的错误部分主要是三个错误提示之提示指令:
普通错误信息,比如指令错误之类的
ERROR/r/n
客户端错误
CLIENT_ERROR <错误信息>/r/n
服务器端错误
SERVER_ERROR <错误信息>/r/n
[ 数据保存指令]
数据保存是基本的功能,就是客户端通过命令把数据返回过来,服务器端接收后进行处理。
指令格式:
<命令> <键> <标记> <有效期> <数据长度>/r/n
<命令> - command name
主要是三个储存数据的三个命令, set, add, replace
set 命令是保存一个叫做key的数据到服务器上
add 命令是添加一个数据到服务器,但是服务器必须这个key是不存在的,能够保证数据不会被覆盖
replace 命令是替换一个已经存在的数据,如果数据不存在,就是类似set功能
<键> - key
就是保存在服务器上唯一的一个表示符,必须是跟其他的key不冲突,否则会覆盖掉原来的数据,这个key是为了能够准确的存取一个数据项目
<标记> - flag
标记是一个16位的无符号整形数据,用来设置服务器端跟客户端一些交互的操作
<有效期> - expiration time
是数据在服务器上的有效期限,如果是0,则数据永远有效,单位是秒,Memcache服务器端会把一个数据的有效期设置为当前Unix时间+设置的有效时间
<数据长度> - bytes
数据的长度,block data 块数据的长度,一般在这个个长度结束以后下一行跟着block data数据内容,发送完数据以后,客户端一般等待服务器端的返回,服务器端的返回:
数据保存成功
STORED/r/n
数据保存失败,一般是因为服务器端这个数据key已经存在了
NOT_STORED/r/n
[ 数据提取命令]
从服务器端提取数据主要是使用get指令,格式是:
get <键>*/r/n
<键>* - key
key是是一个不为空的字符串组合,发送这个指令以后,等待服务器的返回。如果服务器端没有任何数据,则是返回:
END/r/n
证明没有不存在这个key,没有任何数据,如果存在数据,则返回指定格式:
VALUE <键> <标记> <数据长度>/r/n
<数据块>/r/n
返回的数据是以VALUE开始的,后面跟着key和flags,以及数据长度,第二行跟着数据块。
<键> -key
是发送过来指令的key内容
<标记> - flags
是调用set指令保存数据时候的flags标记
<数据长度> - bytes
是保存数据时候定位的长度
<数据块> - data block
数据长度下一行就是提取的数据块内容
[ 数据删除指令]
数据删除指令也是比较简单的,使用get指令,格式是:
delete <键> <超时时间>/r/n
<键> - key
key是你希望在服务器上删除数据的key键
<超时时间> - timeout
按照秒为单位,这个是个可选项,如果你没有指定这个值,那么服务器上key数据将马上被删除,如果设置了这个值,那么数据将在超时时间后把数据清除,该项缺省值是0,就是马上被删除
删除数据后,服务器端会返回:
DELETED/r/n
删除数据成功
NOT_FOUND/r/n
这个key没有在服务器上找到
如果要删除所有服务器上的数据,可以使用flash_all指令,格式:
flush_all/r/n
这个指令执行后,服务器上所有缓存的数据都被删除,并且返回:
OK/r/n
这个指令一般不要轻易使,除非你却是想把所有数据都干掉,删除完以后可以无法恢复的。
[其他指令]
如果想了解当前Memcache服务器的状态和版本等信息,可以使用状态查询指令和版本查询指令。
如果想了解当前所有Memcache服务器运行的状态信息,可以使用stats指令,格式
stats/r/n
服务器将返回每行按照 STAT 开始的状态信息,包括20行,20项左右的信息,包括守护进程的pid、版本、保存的项目数量、内存占用、最大内存限制等等信息。
如果只是想获取部分项目的信息,可以指定参数,格式:
stats <参数>/r/n
这个指令将只返回指定参数的项目状态信息。
如果只是想单独了解当前版本信息,可以使用version指令,格式:
version/r/n
将返回以 VERSION 开头的版本信息
如果想结束当前连接,使用quit指令,格式:
quit/r/n
将断开当前连接
另外还有其他指令,包括incr, decr 等,我也不太了解作用,就不做介绍了,如果感兴趣,可以自己去研究。